易学专家网

400-123-4567

易经经典注解 古人的姓“李”的人最多,快看看你家有没有?

2023-04-01 13:01分类: 易经注解 阅读:

 

易经经典注解 古人的姓“李”的人最多,快看看你家有没有?

Q1:谁知道关于易经的注解?(最好是有古人的注解)

我国姓“李”的人最多。排在前十名的是:王、陈、李、张、刘、杨、黄、吴、林、周

1、李姓

李姓是中国第一大姓,分布很广,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7.94%。就地区而言,李姓在北方诸省中所占比例较高,一般在8%以上,而在南方诸省中所占比例一般不足8%,尤其在东南沿海诸省中,比例仅在4%左右。

2、王姓

王姓是中国第二大姓易经经典注解,分布全国各地,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7.65%,尤以山西、河北、河南最多!

3、张姓

张姓是我国分布很广、人口众多的姓氏之一,约占全国汉族人口总数的7.07%,中国人口第三大姓。尤以山东、河南、河北、四川四省为最多。

4、刘姓

刘姓分布极广,约占全国汉族人口5.38%,为中国人口第四大姓。北方地区的河北、内蒙古、辽宁、京津地区中刘姓比率较高,约占该地区汉族人口的8%以上。

5、陈姓

陈姓是人口列全国第五位的大姓,约占全国汉族人口4.53%,南方地区多陈姓。在、广东二省,陈姓约占本省人口10%以上,为省内第一大姓。

6、杨姓

杨姓为中国第六大姓氏,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3.08%,在全国分布极广,尤以长江流域的省份多杨姓。

7、赵姓

赵姓是分布很广、较为常见的姓氏之一,约占全国汉族人口总数的2.29%,为当今中国人口最多的第七大姓。

8、黄姓

黄姓分布极为广泛,人口约占全国人口的2.23%,在中国最多的十个姓中排第八位。黄姓在要集中于工江以南地区,广东省的黄姓人口最多,约占全国汉族黄姓人口的19%。四川、湖南、广西、江西等省黄姓人口也比较多,以上五省的黄姓人口约占全国汉族黄姓人口的56%。

易经经典注解 古人的姓“李”的人最多,快看看你家有没有?

9、周姓

周姓是当今常见姓氏之一,分布极广,约占全国汉族人口2.12%,在中国姓氏人口中占第九位。在长江流域的省、市中,周姓所占比例相对其他地区要高。

10、吴姓

吴姓是当今较常见姓氏,约占全国汉族人口总数的2.05%,位居当今中国人口最多的十大姓氏第十位。江南各省吴姓均占省人口总数的2%以上,尤以福建为高,约占该省人口5%,是一个比较典型的江南大姓。

人们起名,使用次数最多的汉字、频率最烦目前没有人统计过。

不过,起名常用的字有四五千个。下面是起名经常用的字 :

起名常用字五行字库

Q2:来注易经图解的介绍

《来注易经图解》是2010年中央编译出版社出版的图书,作者是(明代)来知德柯誉。

易经经典注解 古人的姓“李”的人最多,快看看你家有没有?

Q3:注解易经的书有哪些是比较好的?

最好自己先学古文,然后直接看原版,这样每次读每次都有不同见解。如果一定要读白话文版的,可以读南怀瑾版本的易经经典注解,曾仕强版本的也可以。

Q4:跪求孔子对《易经》的注解。。不要其他乱七八糟的!有懂得的朋友请帮忙!

《易传》原文就是不过这个注解还是需要注解的

Q5:怎样来解释“易经”这两个字?“易”为何意?“经”为何意?

一、《易经》名字的解释:

《易经》一般又称为《周易》。

、关于《周易》的“周”字,历来有很多种说法:

1、有人认为:“周”是“易道周普无所不备”的意思。因为易以六十四卦、三百八十四爻笼罩万事万物,所以卦爻的含义,自然是周延普遍的。

2、有人认为:《周易》是指周朝。周朝为一般人所接受,因为很多人都认为《周易》的“周”字就是朝代的名称。

、关于“易”字的解释有很多,但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种:

1、上日下月为易。“易之为字,从月从日阴阳具矣。”、“易者,日月也。”、“日月为易,刚柔相当。”

2、金鸟,大日,生命。“易,飞鸟形象也。”

3、蜥蜴变化为易。“易,即蜴。蜥蜴因坏境而改变自身颜色,曰之易,取其变化之义。”

4、化繁就简则为易。《简易道德经》:“简则简,易则易。简则简之易,易则易之简易经经典注解八字爱好者,万物皆在一简一易中矣。"

5、《系辞》则说:“生生之谓易”。

6、清代的陈震著《周易浅述》则将“易”的定义分为两种:

⑴、交易:阴阳寒暑,上下四方之对待是也。

⑵、变易:春夏秋冬,循环往来是也。

7、此外,“易”历来有一名含三义的说法:

⑴、简易,即“易”虽包罗万象,但有一个最简化的公式或“模式”,一切事物和现象都可以装进这个“模式”里,都可以用这个“模式”来说明。即“大道至简是也”。

⑵、变易,即“易”是讲变化之道的,也就是讲“辨证法”的。

⑶、不易,即“易”虽讲变化,但这变化之“道”却是永恒不变的,也就是可以“以不变应万变”。

究竟“易”为何义,下面我们不妨从“易”字的由来、及其形体的发展变化,来作较为深入的分析、探讨。

、关于“易”字在我国文字的发展变化过程中,对其形体变化和其字义的理解基本有以下两种意见和观点:

1、第一种观点认为:“易”字是个象形字。

⑴、“易”字在甲骨文中的形体,就像头朝上的一条“蜥蜴”。

⑵、“易”字在金文中的形体,就更像“蜥蜴”的样子了。

易经经典注解 古人的姓“李”的人最多,快看看你家有没有?

⑶、“易”字在小篆中的形体,与金文相似。

⑷、“易”字是现代楷书的写法和形体。

此种观点认为:“易”字原指“蜥蜴”之“蜴”,其本义为“变化”。当“易”字被假借为“交换”、由“交换”又引申为“改变”之义之后,那么当“蜥蜴”讲的“易”就写作“蜴”了。“易”字还可以当“容易”讲。

这就是认为《易经》中的“易”,是“蜥蜴变化为易”观点的理论依据。

2、另外一种观点认为:“易”字是个会意字。

⑴、“易”字在甲骨文中的形体,最初是左边三点,中间一条长弧线,右是半个圆圈。或左边是半个圆圈,中间一条长弧线,右边三点。(在古文中,同一个字,不少是正反互写的。)

其形义解释为:

①、半个圆圈是半个太阳;

②、中间的长弧线是一条挡住太阳的浮云;

③、旁边的三点是从云缝里透射下来的阳光。(也可以说是表示多云的“多”,因为古人以“三为数之众,九为数之极。”)

是故,“易”字的原义是“乍晴乍阴”之意。

甲骨卜辞里常有“易日”、“不其易日”。“易日”是“好天气”,“不其易日”就是“天气不好”了。

“易”由其本义“乍晴乍阴”,后又引申出“变换”、“交换”、“更易”、“交易”等义。

⑵、“易”字在金文中的形体,是以甲骨文中的形体为基形发展过来的。半边的太阳、散射的阳光都没有变,只是把蔽日的浮云的长弧线、变为先向左拐、后向右弯的弧线罢了。而太阳里像“鸟的眼睛”的那一点,其实就是我们所见的日中的“黑子”。(此形乍看也像飞鸟之形,这也就是认为《易经》中的“易”,是金鸟,大日,生命。“易,飞鸟形象也。”观点的理论依据和由来。)

⑶、在秦代的小篆中,“易”字的上部已经变成方形的“日”,弧线的下部和三点阳光已讹变为“易”下的“勿”了。

⑷、于是“易”这个会意字,沿循小篆中“易”字的形体、发展成为汉代的隶书之“易”和现代楷书的“易”了。

综上所述,我个人比较赞成“上日下月为易”、“易之为字,从月从日阴阳具矣。”的说法。这是因为:

1、《易经》是揭示、论述、反映自然(天地)之大道发展、变化规律的经典书籍。

2、日月即代表天地,亦即代表阴阳,此种说法比较吻合《易经》八卦构成和排列的规律法则,及其内涵的核心思想。

3、无论哪种说法、观点,都不能否认“易”的“变化”之含义。日月象数蕴含交替、变化之义。

但无论是什么样的解释,说《周易》是讲阴阳两种相互作用、产生万物、“刚柔相推,变在其中”,都是不错的。

到了西汉,儒家学派将《周易》与《诗》、《书》、《礼》、《乐》、《春秋》等奉为经典,并称“六经”。于是《周易》又被称为《易经》。

、关于“经”字的解释:

1、、“经”字的由来及发展变化:

“经”字原是个象形字,没有“纟”旁,只有“巠”。

⑴、在金文中,“巠”字的下部是织布时撑线时用的“工”,上部的三条曲线就是织布的“经线”之形。

⑵、在小篆中,为了使其“经线”的词义更为明确,所以又在其左增加了表意部分“纟”,这样“经”字就变成了左形右声的形声字了。

注意:“纟”同“糸”,不能读作(sī)而应读(mì),由于人们误认为“纟”同“丝”,已经习惯地将“纟”也读成(sī)了。

“纟”字是个象形字。

a、“纟”字在甲骨文中,就像一小把丝柠在一起之形。

b、“纟”字在金文中,其形体和在甲骨文中的形体大体相同。

c、在小篆中,其形体和甲骨文、金文中的形体也基本相同。

d、“糸”是楷书的写法。

e、“纟”是简化字的形体。

宋朝研究《说文解字》的学者徐锴说:“一蚕所吐为‘忽’,十忽为“丝”;‘糸’,五忽也。”

可见“纟”(糸)是极细小的丝(二分之一丝)。

“纟”(糸)字的本义就是“细丝”。

《说文》:“纟,细丝也。象束丝之形。”

⑶、“经”是楷书的写法。

⑷、“经”是简化字。

2、“经”字的词义解释:

⑴、“经”字的本义是指织布的纵线,跟“纬”相对。

《文心雕龙﹒情采》:“经正而后纬成,理定而后辞畅。”其大意是:经线正,纬线才能成;文章的内容定好了,文辞才能流畅。

⑵、后来从“经纬”之义又引申为南北东西之义,南北谓之“经”;东西谓之“纬”。

《考工记﹒匠人》:“国中九经九纬。”

⑶、因为没有“经”正,也就没有“纬”成。所以“经”是主要的。人体气血通路的主干也就称为“经”,如:“经脉”、“经络”等。

⑷、同理,也正因为“经”的重要,所以记载一定阶级最高思想道德标准的书籍、传统的具有权威性的著作、或宣扬宗教教义的书籍,就称为“经典”、“经书”等。

《唐书﹒经籍志上》:“四部者,甲乙丙丁之次也,甲部为经。”也就是说,古代在图书目录中易经经典注解 古人的姓“李”的人最多,快看看你家有没有?,以甲乙丙丁为次序,甲部的书籍均为经典。

⑸、古通“径”。

……等等。

3、所以“经”字在《易经》中所蕴含的意义应该包括:

⑴、通“径”字,路径、途径、门径。即辨别、反映、揭示、掌握事物发展变化之轨迹、规律的方法。

⑵、事物发展变化的轨迹、规律。

⑶、对事物发展变化之轨迹、规律的认识、心得体会、心经。

⑷、论述事物发展变化之轨迹、规律的主要、重要的思想理论、经典。

Q6:易经里讲的是什么?

一、《易经》名字简释: 易的释义:基本有四种,1、上日下月为易,2、如蜥蜴变化为易;3、化繁就简为易;4、金乌,大日,生命。 经的释义,也为三个:1、通“径”字,路径;2、经典;3、方法。 综合起来,易经的作用就是指导人们深入观察自然界的各种现象,认识天地、阴阳相辅相成、辩证统一的科学奥秘,充分把握天时、地利、人和之际遇,在比较好的环境中实现人生的最大价值。易经涉及到科学、数学、逻辑学、哲学、修行学、占卜学等。因此,它成为道家、儒家、阴阳术数的经典,三教在各自领域内对其有不同的理解和应用。 二、《易经》的产生和发展变化: 历史传说中,有伏羲画八卦、周文王作周易(所以《易经》又被称为《周易》)、孔子修易之说,神话传说中又有连山易祖作易、九天玄女传易等说法。因其年代久远,道、儒、术三家理解有不同,至今关于易如何产生及发展说法不一。从继承较好的道家及术数派来看,基本有天书神授之意。 综合来说,易经是远古众多圣人(或神人)根据大自然(或天道、生命)的发展变化规律经过很长的年代创作并不断修改而成的。其中,经上古圣人(或连山易祖、九天玄女)某一时期集大成,作成《连山古易》。圣人盘古之后世,因时又作《归象易》。

又经过很长年代,圣人观察大自然(天道、社会的发展)变化,重修易经,作成《归藏易》传于伏羲。归藏易偏重于个人修行及人类发展的问题。到周文王时,自然及社会环境又发生变化,文王对易经进行了演绎发展,而名周易(周义为周朝,圆周,周转回归)。到孔子时,其所增修易偏重于义理(哲学)。 1994年 ,湖北天星观出土战国楚墓竹简,传说中的《归藏》出土,但是还未整理出来 《连山》不传。 [编辑本段]易经来历 《易经》是我国古代的一部用来占筮的书,一般称为《周易》。在《左传》中已有《周易》的记载,如《左传·襄公九年》:“姜曰:‘亡,是于《周易》曰:“随,元亨利贞……”。’《左传·昭公七年》:“孔成子以《周易》筮之。”说明《周易》最晚在春秋战国时代已经出现了。目前,对《周易》成书的时代,学术界尚有争论,但成于西周前期之说为大多数所接受。 至于《周易》的“周”字,历来说法颇多,如,有人认为:周是“易道周普无所不备”的意思;也有人认为:周易是指周朝。周朝为一般人所接受,很多人认为《周易》的“周”字是朝代的名称。 而《周易》的“易”字解释则更为纷繁。 一说:“易之为字,从日从月,阴阳具矣。”“易者,日月也。

”“晶月为易,刚柔相当。” 一说:“易 ,飞鸟形象也。” 一说:“易,即蜴。蜥蜴因环境而改变自身颜色,日之易,取其变化之义。” 清代陈则震著《周易浅述》,将“易”的定义归之为二: 曰:交易,阴阳寒暑,上下四方之对待是也; 曰:变易,春夏秋冬,循环往来是也。 无论何种解释,说《周易》是讲阴阳两种相互作用,产生万物,“刚柔相推,变在其中”易经经典注解 古人的姓“李”的人最多,快看看你家有没有?,则是不会错的。 到了西汉,儒家学派将《周易》与《诗》、《书》、《礼》、《乐》、《春秋》等奉为经典,称为“六经”。于是《周易》又被称为《易经》。

满意请采纳

郑重声明:

上一篇:谁能推荐一本原版的《易经》啊,最好是电子书

下一篇:384爻,这些故事都失传了,你知道吗?

相关推荐

关注我们

    易学专家网
返回顶部